首页

国产女王风情艳主

时间:2025-05-25 08:02:17 作者:专访乌拉圭牧农渔业部部长:乌中农业合作为南南合作开辟新路径 浏览量:46435

  中新社北京5月24日电 (记者 苏婧欣)乌拉圭牧农渔业部部长路易斯·阿尔弗雷多·弗拉蒂表示,乌中农业的互补性为双方互利共赢提供了机遇,乌中农业合作为全球南南合作开辟了新路径。

  弗拉蒂率团于本月17日起访问中国,在此期间于北京接受了中新社书面专访。他说,此行的主要目的是通过与中国各个涉农部门及机构的会谈,加强乌中在农业、畜牧业和渔业方面的合作。他们参加了在吉林省举办的“中国—乌拉圭农业联委会第三次会议”,还前往上海SIAL国际食品展推广乌农牧产品。

  2023年11月,中乌决定将双边关系提升为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弗拉蒂认为,在这一背景下,乌中两国在农业领域的合作具有重要意义,为乌农牧产品走进中国市场打下了坚实基础,对乌拉圭经济发展至关重要,因为“农牧产品在乌商品出口中占有很大比重,自2013年以来,中国始终是这些产品的最大出口市场”。

  弗拉蒂表示,乌中在农业和畜牧业的不同领域拥有各自的优势与需求,从而促成多种形式的交流与合作。

  “例如,乌拉圭在养牛方面具有显著优势,包括有优良的牛种,有覆盖全国100%牛群的一流追溯系统,在牛用兽医药品方面也处于领先地位。”弗拉蒂说,牛肉现已成为乌拉圭在中国的明星产品,接下来两国还将共建乌中示范农场和肉牛可持续生产与育种联合实验室。“另一方面,中国在大豆种植方面拥有悠久历史和成熟的技术,几年前我们合作建立了乌中大豆联合实验室,致力于培育适合两国资源条件和需求的新型大豆品种。”

  除传统农业领域外,两国还将合作投向了更具前瞻性的领域。弗拉蒂说,在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乌中均致力于环境保护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双方在可持续农业领域有多个合作方向。

  据他介绍,乌拉圭最近加入了总部设在中国的国际竹藤组织。“竹子具有强大的碳汇能力,在该组织框架下,乌拉圭计划提高竹子的生产规模,并增加其在环境和社会中的可持续应用。另外,该组织还推动‘以竹代塑’倡议,乌拉圭和中国都支持这一举措。”

  弗拉蒂特别提到,乌拉圭是第一个加入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的南方共同市场成员国,因为“看到了这一倡议在各领域带来的发展机遇,尤其是在农业领域。在这一框架下,乌拉圭能够作为一个高质量、安全可靠的食品供应国发挥有趣且重要的作用”。

  谈及对两国未来农业合作的期待,弗拉蒂表示,“希望乌中农业合作不仅能成为推动两国在其他领域交流合作的引擎,更能成为全球南方国家之间的合作典范”。(完)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洪森幼子洪玛尼通过国会信任投票任柬埔寨副首相

来自金华义乌的刘纯祐曾多次参加抢渡富春江比赛,今年的富春江依旧带给他惊喜,“江水很清澈,天气很舒服,特别是今天的水流让我们游起来很有抢渡的感觉。”

(乡村行·看振兴)“赏花经济”带动江西龙南文旅“一池春水”

作为天津迎击大清河洪水的第一关——静海区台头镇,处于东淀蓄滞洪区内,防汛任务艰巨。为支援天津的防汛工作,8月4日,应急管理部调派中国安能抢险救援队从长沙、重庆、武汉、唐山抽调了240名专业人员和170台(套)专业救援装备赶赴天津,抵达当天就立刻投入到了抗洪抢险一线任务中。

“双11”价格套路频现是何因?

江西省应急管理厅数据显示,截至6月24日15时30分,22日开始的洪涝和地质灾害造成九江市、景德镇市、宜春市、上饶市4设区市22县(市、区,含功能区)8.5万人受灾,紧急避险转移1397人,紧急转移安置人口538人,直接经济损失6932.3万元,灾情还在进一步统计核查中。

【第七届进博会】展商共赴进博之约:“碳”索未来 共筑绿色梦

近年来,嘎拉村吸引着天南海北越来越多的游客。借此“东风”,嘎拉村通过探索生态价值转换路径,建设农业综合体等项目,使村集体经济不断壮大,同时延伸发展采摘园、油菜花观赏项目。2023年嘎拉村户均分红达11.4万元。

春日中国丨大好春光怎可辜负 鸟儿带你出门“赏春”

在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农业农村部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闵庆文看来,敖汉旱作农业系统最主要的特征是悠久的历史、多样化的特有品种资源、适应性管理技术、相关的社会组织与乡村文化,以及农林牧结合、多品种间作形成的合理土地利用方式。当前,敖汉旱作农业系统实现高质量发展,需要不断拓展有文化内涵的生态农产品类型,以体现农业生产的多样性;切实推进产业的融合发展,以提高就业增收水平;持续做好对内对外宣传,以提高全社会对于敖汉旱作农业系统价值的认识;适时开展规划修编工作以更好明确发展方向与重点。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